乒乓的旋律-第1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交响音乐会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黄若:碎步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帕格尼尼A小调第24随想曲主题与变奏

安迪·秋保:乒乓协奏曲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DPA 4006
Schoeps MK4
DPA 4099
Senheisser 416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Prism Sound MMX-4
Millennia HV3D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APOGEE-AD16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乒乓的旋律-第1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交响音乐会

大提琴:朱亦兵

打击乐:大卫·科辛

小提琴:伊莉莎白·策尔特西

乒乓球员:迈克尔·兰德斯

乒乓球员:邢延华

指挥:张艺

演奏:中国爱乐乐团

录音日期:2015.10.22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乒乓的旋律”是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中西当代对话”极具代表性的一场交响音乐会,强烈的探索精神将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惊艳感受。由张艺指挥中国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是极具代表性的三首当代音乐作品,展现后现代混搭式的融合、形式的对话以及时空的穿梭。

由音乐剧《猫》、《剧院魅影》的作曲者、被人们称为“音乐剧之父”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帕格尼尼变奏曲》,被认为是他最为人熟知和通俗易懂的作品之一。此曲是安德鲁为其弟朱利安而作,以帕格尼尼《A小调第24随想曲》的旋律为主题,出奇制胜地以爵士风格进行变奏,曾被运用到音乐剧《歌与舞》中。旅美青年作曲家黄若,曾被《华尔街日报》评价为“具有极度冲击力和实力的年轻作曲家”,他的《碎步》取材于中国民歌、摇滚与现代音乐,延续了作曲家关于“过去、现代和未来”的探索。本场音乐会最大的亮点是安迪•秋保的《乒乓协奏曲》,由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与上海夏季音乐节联合委约,这部为独奏打击乐、独奏小提琴、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以及管弦乐团创作的多乐章交响乐作品具有“音乐剧场”的倾向,乐手以全新的方式与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互动,独奏小提琴家自由穿梭在舞台两侧,在“偶然”与“控制”中探索无限的可能。《乒乓协奏曲》的标题和形式已表明,这是一首旨在纪念中美两国“乒乓外交”的创意之作。此外,这首委约新作别出心裁地尝试将音乐创作与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听众从中可感受到音乐与生活巧妙结合的无限可能,这也是音乐节委约新作品时意在追求的生动体验。


朱亦兵:大提琴
朱亦兵,大提琴家,一九六六年生于北京,父亲朱永宁、母亲王耀玲均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研室主任的朱亦兵教授于1966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音乐教育之家,他八岁起随父亲学习大提琴,十三岁他就录制了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张西方音乐的唱片《音乐会波兰舞曲》;他是继冼星海、马思聪之后的又一位以第一奖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中国音乐家;他21年在海外从艺,15年在欧洲顶级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大提琴演奏家。

一九七八到一九八三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随父学琴,同年在中国唱片社灌制了文革后中国唱片社出版的第一张带有西方作曲家作品的独奏唱片。

一九八三年毕业,成为校史上唯一的学生连续十个学期被评为三好与全优生。

一九八四到一九八七年在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随当代名师莫里斯-让德隆攻读大提琴与室内乐专业。

一九八六年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得第四名以及评委特别奖,成为中国大提琴界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得奖的第一人。

一九八七年以第一奖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这欧洲最高音乐学府获得此荣誉学位的第一人,前两位获此荣誉的中国音乐界前辈为马思聪,冼星海。

一九八九考入欧洲传统大型交响乐团之一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成为当年全欧洲所有顶级交响乐团中最年轻的首席大提琴,也是至今在海外顶级交响乐团中担任此重任的唯一中国人。

二零零零年以来客席兼任世界闻名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二十年来朱亦兵有着丰富的独奏及重奏经验,以及近十年来进行的大量指挥活动,包括一系列德国甲级交响乐团。朱亦兵是中国大提琴界多次出任重大国际比赛评委的唯一一人。

二零零四年经过二十一年的海外艺术生涯朱亦兵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回到祖国,任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大提琴教研室主任。

指挥:张艺
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艺自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983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990年被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随著名指挥家徐新教授学习指挥,还获得了冀瑞铠教授的悉心教诲。2000年至2003年,他走出国门,就读于德国萨尔布吕肯音乐学院,师从德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马克思·博默教授,获指挥硕士学位。

作为当前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青年指挥家之一,张艺曾与众多国内外著名乐团合作指挥音乐会、歌剧和芭蕾舞剧演出。他先后执棒的乐团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院、广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澳门乐团、伦敦爱乐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德国广播爱乐乐团、古巴交响乐团、瑞典皇家歌剧院、法国巴黎克洛纳乐团、法兰西岛国家交响乐团、以及德国符腾堡室内乐团等。

他的足迹遍布欧洲、美洲、澳洲与亚洲等地,与他合作过的著名中外艺术家包括伊曼纽尔·帕胡德、文策尔·富克斯、雷诺德·卡皮桑、提鲍德、郑明和、张永宙、郎朗、陈萨、宁峰、秦立巍等。马来西亚国王与王后对他极为赞赏,当地新闻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张艺是)灿烂的、不可思议的、极具魅力的年轻指挥家”。张艺因此在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指挥了马来西亚爱乐乐团音乐季演出,以实际行动回报亚洲音乐界对他的期待。

张艺特别热衷于当代音乐的演奏。他多次在中国首演中外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斯特拉文斯基的《一个士兵的故事》、莫扎特《C小调弥撒》、叶小钢的《马九匹》、陈其钢的《道情》等作品。2001年5月张艺在北京与中央芭蕾舞团合作,世界首演了陈其钢作曲、张艺谋导演的新编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极大成功;2012年4月,张艺携澳门乐团在澳门圣母玫瑰堂成功首演了莫扎特《C小调弥撒》,将这部“世界最伟大的三大弥撒曲”之一的杰作带给广大音乐爱好者;2014年4月,他再次来到玫瑰堂,成功指挥澳门乐团完美罗西尼《圣母悼歌》的中国首演。

在国际舞台上,张艺频频亮相于各大文化艺术节和著名艺术殿堂。他曾于2004年4月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赴朝鲜平壤,参加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2005年9月携兰州歌剧院交响乐团出访澳大利亚,在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奏响中国音乐之声;2006年5月,张艺与古巴交响乐团在哈瓦那举行了古巴艺术节开幕式交响音乐会;2007年、2008年他率兰州交响乐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与巴黎会议宫演出音乐会和歌剧《大梦敦煌》;2008年7月张艺和中央芭蕾舞团在伦敦科汶特花园皇家剧院演出;2009年1月他与法国巴黎克洛纳乐团和中央芭蕾舞团在巴黎歌剧院演出;2010年2月他携瑞典皇家歌剧院在斯德哥尔摩演出。

在国家重大活动中也能看到张艺的身影。2007年7月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演出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都有他的倾情参与。其中,张艺指挥并录制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部分音乐,包括主题歌《我和你》。

为了给中国听众送上更多的听觉盛宴,2008年6月,他成功地指挥了瑞典皇家芭蕾舞团在中国的巡回演出;2013年,他还与德国符腾堡室内乐团携手开展了精彩的巡回演出。

此外,张艺还录制了不少中外作品的唱片,其中包括2002年1月他与德国萨尔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叶小钢交响乐作品,该唱片由德国Wergo唱片公司出版。这是一种意义非凡的传播方式,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音乐的活力和面貌。2013年7月张艺与英国伦敦爱乐乐团及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在英国为DEECA唱片公司录制英国作品专辑。

2012年5月,张艺因指挥大量中西方当代音乐荣获北京现代音乐节杰出贡献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