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辛迪·麦克蒂:回路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作品107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Schoeps MK2
Schoeps MK4
Senheisser 8040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Prism Sound MMX-4
Millennia HV-3D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APOGEE-AD16X
Prism Sound ADA-8XR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中国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

小提琴:吕思清

指挥:伦纳德·斯拉特金

录音日期:2016.3.25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作品107

《第五交响曲》,d小调,Op.107,作于1830-1832年,预定1830年6月25日宗教改革300年纪念首演,因天主教会抗议而中止庆祝活动,后延迟于1832年春,门德尔松自己指挥在柏林合唱研究会首演。宗教改革是由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回归“因信称义”的基督教神学思想改革。马丁·路德,德国萨克森州人,曾任天主教圣职,威登堡大学教授。1517年起对天主教非法敛财提出严厉指责,他在瓦德堡完成了新约圣经的德译本,使平信徒可以看懂圣经,坚持“人人皆司”。1523年公布新教礼拜次序,确立新教,形成基督教内新旧教相对立的状态。

乐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序奏为行板,D大调,开头的庄严旋律为《德累斯顿·阿门》的著名乐句。《德累斯顿·阿门》是17世纪左右始,德累斯顿宫廷教会启用的一种特殊“阿门”,目前已普遍为世界各地所唱的赞美歌所采用。序奏以此动机为基础构成,充满神圣的气氛。主部为热烈的快板,d小调,亦为序奏的发展。第一主题先有力地奏出,第二主题予以辅助,这两个主题以华丽的姿态发展。序奏片断出现后进人再现部,两个主题反复。

第二乐章:活泼的快板,降B大调,三段体,快速的谐谑曲。轻快的主旋律先以舞蹈般明亮的形态向前推进,经过优美的中段再回复主旋律。

第三乐章:行板,g小调,二段体,以抒情旋律为中心构成,充满宁静的气氛。因这个乐章短小,与第四乐章不间断演奏,故也可观为第四乐章的序奏。

第四乐章:序奏为流畅的行板,G大调,以马丁·路德为新教礼拜所作的《上帝是我们的坚强堡垒》(Ein’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旋律为中心。主部以自由形式、活泼的快板、D大调开始,转为庄严的快板。庄严的第一主题后经经过部出现赋格的第二主题,在发展中对位运用得极为出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06年,是专为当时维也纳剧院的第一小提琴手克莱门特而创作的,并由克莱门特于1806年12月23日在维也纳首演。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属于他的中期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后两个乐章不间断地演奏: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式。由定音鼓以节奏均匀的四分音符弱奏,引出明朗而宁静的主部主题。这是协奏曲文献中最独特的写法之一。主部主题带有深切的探询意味,一直在奇妙的宁静中曲折地游动,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是一个优美而宽广的歌唱性旋律,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贯穿于整个乐章的戏剧性似乎暂时被一种清澈、辽远的宁静和崇高境界所取代。其弥漫的安详情绪,令人想起莫扎特。本乐章最后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谱写的。

第二乐章,小广板,G大调,4/4拍,变奏曲式。优美的主题由加上弱音器的弦乐群单独呈示,充满舒缓恬淡的气氛。圆号和单簧管呼应后,主奏小提琴以华彩的风格翩翩上升、下降后,旋律如歌般地呈现出来。在音乐性格上全无当时大部分变奏曲的炫技和雕琢,它更象是一首朴素而深沉的冥想曲。整个乐章中长笛、小号、和定音鼓始终没有出现。加弱音器的弦乐奏出舒缓的主题,仿佛是一首虔敬的赞美诗。正如很多音乐家所指出的,它具有一种几乎是“静止不动”的性格。整个乐章由这一主题及其变化和对比性段落构成。简短的华彩乐段将音乐不间断地引入末乐章回旋曲。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回旋曲式。这是一首活泼有力的回旋曲,主奏小提琴旋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长记号之后,主奏小提琴展现了它精彩灿烂的技巧,反复出现的主要主体充满民间舞蹈的淳朴色彩和充沛活力,洋溢着欢乐和热情,穿插于其间的插部则在统一的格局与情调中展现了对比和变化。最后终于进入了炫耀琴技的华彩部分。此部分结束,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达到光华灿烂的高潮巅峰,结束全曲。


吕思清 小提琴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无疑是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项之一,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他那美妙绝伦、激动人心的琴声早已遍布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洛杉矶好来坞碗型剧场、加拿大多伦多福特中心、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蒙特利尔艺术广场、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威格莫尔音乐厅、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凡尔赛宫路易十四歌剧院、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大会堂、克林姆林宫、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日本东京山托利音乐厅、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中国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台北音乐厅等世界著名的演出场所。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赢得了世界近四十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位杰出的天才小提琴家”。 

吕思清合作过的世界顶尖指挥家包括洛林·马泽尔、瓦列里·捷吉耶夫、艾度·迪华特、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劳伦斯·福斯特、范茨维顿、奥斯莫·万斯卡、余隆、吕嘉、吕绍嘉、简文彬等。而诸多国际知名乐团也与吕氏合作过,其中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英国爱乐乐团、哈勒管弦乐团、西班牙毕尔巴鄂交响乐团、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挪威斯塔凡格交响乐团、巴黎室内交响乐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阿斯彭节日乐团、辛辛那提室内乐团、好来坞碗型剧场乐团、华盛顿交响乐团、多伦多室内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九州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他还多次受邀以客座演奏家身份参加美国阿斯彭、拉文尼亚、德国路德维希堡、瑞士日内瓦、蒙特勒-韦威、阿斯科纳、芬兰萨沃林纳、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日本、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等多个重大国际音乐节。

吕思清与飞利浦Philips、拿索斯Naxos、马可波罗Marco Polo以及其他知名唱片公司合作出版了多张专辑,其中与西班牙毕尔巴鄂交响乐团合作的“萨拉萨蒂小提琴作品名演”大获成功。此外,他使用六把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意大利名琴演奏并与多伦多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维瓦尔第《四季》名琴版”,则被权威乐评家称为“演绎与录音均属A+天碟级,是可遇不可求的无敌制作”。他还曾录制过四版《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其发行量数以百万,并被喻为当今最佳版本。吕氏的专辑“梦幻曲-吕思清浪漫小提琴曲集”1997年在香港发行后,即被台湾《音乐时代》、《中国时报》评为每月最佳唱片、“音响论坛”年度最佳100张唱片。吕思清的演奏经常在包括美国《纽约时报》WQXR音乐台、芝加哥WFMT音乐台、波士顿WBGH电台、加拿大CBC电台、德国WDR音乐台、瑞士伯尔尼电台、日本NTV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亚洲电视、第四电台等全球上百个电视台和电台中播出。

吕思清1969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教授,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学生,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1984年回国继续深造。19岁赴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罗希·迪蕾女士及姜康先生。此外,吕思清除获得帕格尼尼金奖外,还赢得过北京、英国及美国等多个重要国际比赛大奖。


伦纳德·斯拉特金 指挥

世界著名的美国指挥家莱纳德· 斯拉特金于 2008 年 9 月开始在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担任音乐总监。自 2011 年 8 月开始,他还担任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一职。  自 2008 年秋,他成为美国匹兹堡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莱纳德· 斯拉特金于 1996 年成为美国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他曾经是美国明尼苏达管弦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在那里他创立了明尼苏达夏日音乐节。在英国,他是伦敦爱乐乐团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也是英国 BBC 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