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凡·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5号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D大调第五交响曲,作品107号(宗教改革)
Microphones:
DPA 4006
Senheisser 8040
SCHOEPS MK2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DAD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APOGEE-AD16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魔弹射手》序曲
《魔弹射手》又译《自由射手》,开始创作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首演成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魔弹射手》的序曲十分有名,常常在音乐会上作为单独曲目演奏,其以奏鸣曲形式开始,精炼的提示出全剧的几大主题,管弦乐的运用自如,圆号的出场尤为精彩。第一幕中,射箭比赛失败的马克斯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由带有波希米亚风格的圆舞曲引出,轻快的节拍一转而失,将马克斯的低调放大,开始是结构松散的宣叙调来讲述自己的失败,接着是抒情的咏叹调带出往日欢乐的回忆,表达自己心中的绝望,当中宣叙调与咏叹调反复交替,旋律速度变化,最后单簧管奏出卡斯帕的主题将全曲推向一个高潮,这样一来就暗示出马克斯内心矛盾的产生,为后来他向恶的力量屈服作了铺垫。另外,这一幕中的三重唱及合唱也很有特色,马克斯唱出了沮丧的心情,护林官库诺安慰他,而卡斯帕则心怀阴谋,三种个性由三种曲调表现,相互交织伴着合唱将矛盾冲突推至舞台前。全剧中阿加特有几首十分优美的咏叹调,如第二幕的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的祷告带上天》和第三幕的《即使云层密布,阳光依旧灿烂》,阿加特这个角色代表着人性中的善一面,属于她的音乐在序曲中及结尾都有出现,表示善终胜恶。第三幕第六景的带有民歌风格的《猎人大合唱》,极为雄壮,可以听到熟悉的圆号声勾勒出一片山上森林的自然景色。除此之外,次要角色安琴也有不错的唱段,如第三幕中的《新娘的脸上不需要眼泪》等,其音乐色彩轻松活泼。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5),由贝多芬于1796年至1797年间完成,并于翌年(1798年)于布拉格作首演,当时首演由贝多芬本人弹钢琴。虽名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比他的《降 B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于前者出版早而被定为第一号。从作品本身来看,第一号比第二号要成熟许多,在管弦乐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单簧管、小号与定音鼓等乐器。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年轻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全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子,协奏风奏鸣曲形式。音乐意气风发, 主部主题坚定有力,副部主题优雅柔美。 整个乐章旋律虽然平稳,但渐渐装饰得异常华丽,主奏钢琴的技巧性很强。本乐章之开首极为克制,紧接而来的是出其不意之转调,因而表达出个中的创意;在乐章之尾声,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那是由贝多芬本人亲自编撰的华彩乐段,打破一贯留予独奏者演出之风格。
第二乐章:最缓板,降A大调,2/2拍子,三段体。 曲调抒情、柔美,平缓如歌的主题平和、安宁,充满希望。本乐章以长度为主调—先由钢琴带出主旋律,接着由单簧管引发非常动人之情调—本乐章亦因而成为众贝多芬协奏曲中“最长的慢乐章”。
第三乐章:诙谐的快板,C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钢琴若无其事地奏出了回旋主题,显得非常轻快,错落有致的节奏显得朝气蓬勃。随后是管弦乐充满气势的反复,主奏钢琴在发展部分,充分体现出作者日趋成熟的作曲技巧。最后,在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下,全曲结束。 本乐章以“生动诙谐的回旋曲”为题,当中内含作曲家本人在1791年间于波恩所撰之钢琴三重奏,亦以七拍子回旋曲(ABACABA)为主调,一直持续八至九分钟。
D大调第五交响曲
D大调第五交响曲作于1830-1832年,预定1830年6月25日宗教改革300年纪念首演,因天主教会抗议而中止庆祝活动,后延迟于1832年春,门德尔松自己指挥在柏林合唱研究会首演。宗教改革是由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回归“因信称义”的基督教神学思想改革。马丁·路德,德国萨克森州人,曾任天主教圣职,威登堡大学教授。1517年起对天主教非法敛财提出严厉指责,他在瓦德堡完成了新约圣经的德译本,使平信徒可以看懂圣经,坚持“人人皆祭司”。1523年公布新教礼拜次序,确立新教,形成基督教内新旧教相对立的状态。
乐曲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序奏为行板,D大调,开头的庄严旋律为《德累斯顿·阿门》的著名乐句。《德累斯顿·阿门》是17世纪左右始,德累斯顿宫廷教会启用的一种特殊“阿门”,目前已普遍为世界各地所唱的赞美歌所采用。序奏以此动机为基础构成,充满神圣的气氛。主部为热烈的快板,d小调,亦为序奏的发展。第一主题先有力地奏出,第二主题予以辅助,这两个主题以华丽的姿态发展。序奏片断出现后进人再现部,两个主题反复。
第二乐章:活泼的快板,降B大调,三段体,快速的谐谑曲。轻快的主旋律先以舞蹈般明亮的形态向前推进,经过优美的中段再回复主旋律。
第三乐章:行板,g小调,二段体,以抒情旋律为中心构成,充满宁静的气氛。因这个乐章短小,与第四乐章不间断演奏,故也可观为第四乐章的序奏。
第四乐章:序奏为流畅的行板,G大调,以马丁·路德为新教礼拜所作的《上帝是我们的坚强堡垒》(Ein’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旋律为中心。主部以自由形式、活泼的快板、D大调开始,转为庄严的快板。庄严的第一主题后经经过部出现赋格的第二主题,在发展中对位运用得极为出色。
指挥: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是为当今国际最顶尖的指挥家之一,在他以音乐总监身份与费城交响乐团合作的第五个演出季中,艾森巴赫继续着其富有创意的艺术之路。他作为一名杰出指挥家、一位令人信赖的合作者、一个年轻音乐家争相效仿的对象所具有的独特洞察力和活力,使他可以称得上是“现今最好的音乐家之一”。
艾森巴赫在塞尔的鼓励和指导下开始学习指挥,直到塞尔去世。随后的25年中,卡拉扬成了他的导师。1972年,艾森巴赫在汉堡完成了自己作为指挥的首场演出。1975年,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完成了美国首演。他与费城交响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73年,那时他的身份还是一名钢琴家,1989年他首次指挥费城交响乐团进行演出。
2002年和2006年,艾森巴赫被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法国政府授予荣誉军团勋章及文学与艺术骑士勋衔。1993年和2002年,因其在钢琴及指挥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艾森巴赫被德国政府授予勋章。
钢琴:李仲欣
李仲欣现就读香港演艺学院青少年音乐课程,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黄懿伦教授。2011年李仲欣获颁“郎朗音乐奖学金”,表彰其卓越“钢琴造诣和音乐才华”。 著名指挥家余隆先生称他是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少年钢琴家”。
李仲欣八岁开始获邀与伦敦爱乐交响乐团、加拿大多伦多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莫扎特、贝多芬、圣桑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为他的演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多次应邀与国际钢琴巨星郎朗合作表演双钢琴作品,得到郎朗的悉心指导。2013年,年仅10岁的李仲欣首次亮相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在《郎朗与他的朋友们》慈善音乐会与郎朗四手联弹《贝多芬OP.6双钢琴奏鸣曲》获得极大成功。中国中央电视台、美国FOX电视台、《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2015年10月,仲欣随中国爱乐乐团到日本巡演,受到日本听众和古典音乐界的赞赏;2016年2月在英国伦敦英国外交部礼堂,与伦敦爱乐交响乐团合作,由余隆指挥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作品20号K466,获得圆满成功。乐团主席David Whelton高度赞赏:“李仲欣让我们每位乐手永远记住今晚的精彩演出!他精准地演绎了这部伟大的鸿篇巨著,带给我们美好的时光!他的成就令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