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响乐团 - 大师经典系列之十五“忧郁”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瓦格纳:《黎恩济》序曲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DPA 4006
Senheisser 8040
Schoeps MK4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Prism Sound MMX-4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Prism Sound ATLAS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深圳交响乐团 - 大师经典系列之十五“忧郁”

小提琴:雷诺·卡普松

指挥:林大叶

录音日期:2017.6.9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歌剧《黎恩济》序曲
《黎恩济》是一部长大的五幕悲剧,是德国作曲家、剧作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年)继《妖精》和《恋爱禁令》后的第三部歌剧作品。由于希望此剧在巴黎上演,所以刻意写成大歌剧(grand opera)的模样,拥有无比豪华绚烂的舞台,以及强烈的戏剧效果。它取材于十四世纪中叶罗马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史:人文主义者黎恩济带领群众反对贵族阶层的暴行。初时曾取得成功,制服了贵族;继而失利,并失去民心;最终,却因与市民冲突,当他正在寺庙祈祷时,被群众放火焚庙,黎恩济死于烈焰之中。

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作于1866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八岁。布鲁赫一生中共留给世人三部提琴协奏曲,其中第一号(即本曲)是继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被演奏得最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因而特比著名,同时也堪称为布鲁赫的代表作。此曲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甚至有些人还把本曲的第一乐章当做前奏曲。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很不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前奏曲,中庸的快板,g小调,4/4拍,相当自由的奏鸣曲形式。

第二乐章:降E大调,3/8拍。

第三乐章:终曲,有活力的快板,G大调,2/2拍,奏鸣曲形式。

e小调第四交响曲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是勃拉姆斯读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从中受到启发完成的,e 小调,作品编号98,是作者最后一首交响曲。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所写的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也是最伤感、最古雅的一部。其实在勃拉姆斯所有的音乐创作中,伤感的情绪随处可见,但在这部作品中,伤感成了主宰一切的情绪,它渗透于作品的每一纤维中。该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该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该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该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该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彩。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e小调,2/2拍,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中庸的行板,E大调,6/8拍,用省略了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

第三乐章:谐谑曲,愉悦的快板,C大调,2/4拍,用奏鸣曲式写成。

第四乐章:充满精力和热情的快板,G大调,3/4拍,用变奏曲式写成。


指挥:林大叶
杰出青年指挥家。林大叶1980年生于山东,自幼学习钢琴,15岁起随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指挥教育家徐新先生学习指挥。199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教授。2000年,参加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大师班,并得到大师好评。2005年获得德国国家奖学金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柏林音乐学院,师从德国著名指挥家克里斯汀·爱华德教授。在德国求学期间与国内外各大交响乐团仍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2010年至2015年,林大叶受聘为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期间,他多次与广州交响乐团进行出访及国内外巡演,2009年10月与广州交响乐团赴欧洲演出,在德国柏林宪兵广场音乐厅举行音乐会。2010年,与广州交响乐团赴曼谷为包括皇室在内的泰国政要举行了两场音乐会。2011年3月率广州交响乐团赴国家大剧院举行音乐会,10月率广州交响乐团再次进行欧洲巡演,在意大利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佛罗伦萨威尔第歌剧院、列支敦士登沙恩剧院举行音乐会。2012年至2013年期间,与广州交响乐团多次赴澳门、台湾和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和访问演出。2014年9月,与广州交响乐团出访澳洲,在悉尼及堪培拉举行音乐会。2015年1月,第三次与广州交响乐团出访欧洲,在瑞士苏黎世、日内瓦及伯尔尼举行音乐会。2015年第四次执棒广州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并成为广州交响乐团自1993年建立广州新年音乐会品牌以来,唯一四度执棒的指挥家。

在2010年,林大叶分别与中国爱乐乐团(与小提琴大师宓多里合作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和上海交响乐团首度合作,并马上获邀再次与两团合作。随后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担任世博会国际合唱节千人交响合唱音乐会指挥。同年8月,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合作在上海夏季音乐节举行音乐会。随后,指挥了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剧院联合委约作曲家周龙创作并荣获普利策奖的歌剧《白蛇传》的中国首演。

2011年10月应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邀请,担任上海国际艺术节马勒专场音乐会指挥。11月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金钟奖小提琴大赛指挥,并指挥了金钟奖“名家名曲”闭幕式音乐会。2011年至今,多次获得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称号。

在2012年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中,林大叶荣获冠军,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同年获得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授予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突出贡献奖”。2012-2013音乐季,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当代中国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赛萨尔·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并首次赴北美指挥温哥华交响乐团举行了3场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

2013年,获选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13-2014音乐季,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指挥作曲家周龙的交响史诗《九歌》的世界首演,指挥深圳交响乐团演出马勒第五交响曲,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指挥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专场,指挥杭州爱乐乐团成功首演郭文景的小提琴协奏曲,率深圳交响乐团赴东欧巡演,指挥上海歌剧院和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在广州交响乐团2013-2014音乐季闭幕式音乐会上指挥马勒第一交响曲。

2015年5月,受邀在中国爱乐乐团成立十五周年音乐会上担任指挥。受马林斯基剧院之邀,参加Musical Olympus国际音乐节,在圣彼得堡爱乐大厅指挥圣彼得堡交响乐团演出。同年6月,受邀替代指挥大师艾度·迪华特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乐季演出。9月,在指挥泰斗黄晓同先生、指挥家教育家张国勇先生、指挥大师余隆先生联名推荐下,林大叶回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现任指挥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16年受中国爱乐乐团邀请,执棒中央电视台2016新年音乐会。3月受西班牙Castillo Y Leon交响乐团之邀,举行两场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并受乐团邀请2018年再度合作。同年5月,受邀执棒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

2016年5月,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正式聘任林大叶先生为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小提琴:雷诺·卡普松 
雷诺·卡普松1976年出生于法国尚贝里,14岁时进入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并在五年的学习生涯中获奖无数。他随后赴柏林深造,师从托马斯·布朗迪和伊萨克·斯特恩,并获得柏林艺术学院奖。1997年卡普松被克劳迪奥·阿巴多邀请在古斯塔夫马勒青年管弦乐团担任乐团首席。他在乐团三个夏季的演出中和许多大师,如皮埃尔·布列兹、小泽征尔、巴伦博伊姆、弗兰兹·威尔瑟-莫斯特和阿巴多同台献艺。

自此,卡普松确立了自己一流小提琴家的地位。他与很多声望卓著的管弦乐团合作过协奏曲,如柏林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等。此外,他还赴世界各地巡演举办独奏音乐会,并在即将到来的演出季中与钢琴家弗朗克·布莱利合作演绎全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并且将与伦敦交响乐团、伯明翰交响乐团、费城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欧洲室内乐团等乐团合作协奏曲。

卡普松对室内乐演奏抱有极大的热忱,曾与许多知名艺术家合作,如:马尔塔·阿格里奇、巴伦博伊姆、海伦·格里米欧、科瓦塞维奇、普列特涅夫、列宾以及他的兄弟戈蒂耶·卡普松等。他也是欧美各大音乐节的常客,身影经常出现在爱丁堡艺术节、伦敦绝对莫扎特音乐节、琉森音乐节和坦格尔伍德音乐节上。

卡普松是维京古典的签约艺术家。他最近录制了贝多芬奏鸣曲,还曾与雅尼克•内泽-塞甘执棒的鹿特丹爱乐乐团录制了贝多芬和康格尔德小提琴协奏曲,并曾灌制莫扎特第一和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门德尔松和舒曼协奏曲、勃拉姆斯双协奏曲,以及勃拉姆斯和舒伯特的室内乐。

自2007年卡普松开始担任杰尼亚音乐项目的大使,这个慈善项目创立于1997年,旨在促进音乐和其价值。

雷诺·卡普松演奏的是一把1737年制作,名为“Panette”的瓜内利琴,此琴曾经属于伊萨克·斯特恩,由意大利BSI财团(Banca Svizzera Italiana)提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