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爱乐乐团-遇见大师Ⅲ里科·萨卡尼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Neumann KM183
Neumann KM184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Chandler-TG2-EMI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Prism Sound Orpheus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杭州爱乐乐团-遇见大师Ⅲ里科·萨卡尼

指挥:里科·萨卡尼

小提琴:黄蒙拉

录音日期:2018.1.13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尼科罗·帕格尼尼作于1811年。作者一共写了十数首以小提琴主奏,并加入管弦乐的乐曲,其中小提琴协奏曲至少也有六首以上,但经印刷出版的小提琴协奏曲则只有两首,至今仍常被演奏的只有一首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此曲原来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将乐器调高半音,并使用D大调乐谱,如同使用移调乐器一般。而如今无论是管弦乐或主奏小提琴,一般都是以D大调演奏。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二重泛音或跳弓等艰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但音乐本身并不特别深奥,没有复杂的和声,形式非常单纯。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音乐华丽而富于变化,使听者没有丝毫倦怠之感。管弦乐序奏之后,主奏小提琴立即展现出轻快、活泼的主题。此后小提琴的各种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听众引入浪漫而充满梦幻的境界。此乐章规模宏伟,主奏小提琴华丽而飘逸,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

第二乐章:富有表情的慢板,b小调,4/4拍子,三段体。以管弦乐持续强而有力地呈现的和弦开始,音乐非常生动精彩。在管弦乐沉默之后,主奏小提琴即奏出如小抒情曲般热情洋溢而又悠缓深沉的娓婉旋律。紧接着是管弦乐再度奏出强烈的和弦,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曲式,曲中主奏小提琴轻快而诙谐的主题,如跳跃般的断奏奏法,在当时的小提琴作品中尚属罕见。本乐章中,各种复杂而华美的小提琴技巧构成绝妙的效果,最后在管弦乐齐奏的热烈气氛中结束全曲。


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

完成于1875年,题献给弗拉基米尔·斯特潘诺维奇·锡洛夫斯基,于同年11月在莫斯科首演,乐谱于1877年出版。这是柴可夫斯基六首交响曲中属于“冷门”的一首,同时,它也是前期三首交响曲的最后一部。第三交响曲体现了柴可夫斯基摸索于新的境界中,极欲挣脱此一要素的意图。当时35岁的他仍受到前一年冬天的忧郁症的折磨,然而这部以舞曲为基础,轻盈而细腻的《第三交响曲》使得他结束了长期的沮丧、忧愁。柴可夫斯基为此曲起草至完成,不过约二个月时间,首演亦非常成功。后来此曲推介到英国伦敦的“金碧辉煌水晶宫音乐厅”演出时,因为最后一个乐章是以波兰舞曲风格作为 “开场白”,在指挥的误导下,此曲被冠上了“波兰”之名,尽管事实上它与波兰全然无关。


指挥:里科·萨卡尼

指挥家里科·萨卡尼日前担任布达佩斯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兼艺术顾问,他曾任匈牙利国家歌剧院的首席客座指挥将近20年之久。在柏林举办的赫伯特·冯·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中,里科·萨卡尼一举摘得首奖。继此次比赛之后,迅速受邀与柏林及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丹麦皇家爱乐乐团以及斯波莱托艺术节合作演出。1985年在维罗纳爱乐剧院执棒演出了威尔第的《一日国王》( Un giorno di regno),这也是他首次执棒演出歌剧。在此之后,又相继在多地演出了多部歌剧:巴黎歌剧院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茶花女》、佩萨罗的罗西尼音乐节上的《土耳其人在意大利》以及在费城歌剧院与卢西亚诺·帕瓦罗蒂合作为演出的《波西米亚人》,该演出随后由PBS美国电视网播出。

作为客席指挥,里科·萨卡尼曾受到世界各地众多一流乐团的多次邀请,如: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科隆爱乐乐团、休斯顿交晌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丹麦皇家爱乐乐团、东京爱乐乐团、读卖交响乐团,等等。萨卡尼还与重要的独奏家合作,如阿莉奇亚·德·拉罗查、斯蒂芬·伊瑟利斯、丹尼斯·马祖耶夫、萨宾娜·梅耶、白建宇、迪米特里·斯特科维茨基、马克西姆·文格洛夫、朱利安·罗伊德一韦伯、平查斯·祖克曼等等,以及著名的美艺三重奏。此外,里科·萨卡尼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的歌剧院,如:汉堡国家歌剧院、里昂歌剧院、蒙特卡洛歌剧院、尼姆露天剧场歌剧节、巴黎喜歌剧院、以及罗马、德累斯顿和科隆歌剧院。他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了《游吟诗人》,之后又再次受邀执棒《茶花女》和《阿依达》,并进行大都会歌剧院的首次国际广播直播。他还受邀到那不勒斯的圣卡罗歌剧院和维罗纳竞技场(《弄臣》)、休斯顿歌剧院和托瑞德拉古的普契尼歌剧节(《图兰朵》)、卡塔尼亚贝里歌剧院(《宠姬》和《清教徒》))以及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瑞士阿旺什歌剧节、西班牙桑坦德夏季音乐节,等等。2000年1月,为迎接干禧年,里科·萨卡尼在匈牙利国家歌剧院连续九天演出了七部威尔第的歌剧作品,圆满完成了这次“威尔第马拉松”系列演出。同年,作为冰岛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里科·萨卡尼带领乐团重返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及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此次北美巡演获得高度评价。萨卡尼合作过的伟大歌唱家包括,罗贝托·阿兰尼亚、塞西莉亚·巴托丽、卡洛·贝尔冈齐、皮埃罗·卡普契里、伊莲娜·科特鲁巴斯、阿尔夫莱多·克劳斯、艾迪娜·格鲁贝洛娃、托马斯·汉普森、莱奥·努齐、卢奇亚诺·帕瓦罗蒂等等

2005年,里科·萨卡尼被授予匈牙利军方荣誉勋章,以表彰他“20年来为匈牙利的文化事业和生活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小提琴:黄蒙拉

黄蒙拉出生于上海,先后跟随张欣、俞丽拿教授、乔治.帕克教授 (Gyorgy Pauk) 以及托马斯. 布兰蒂斯教授 (Thoma Brandis ) 学习小提琴,并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和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黄蒙拉技巧精湛、心理表现稳定、情感处理细腻,其演奏彰显出一丝不苟的严谨,并融汇了丰富的个性元素。著名的英国《留声机》杂志称赞“他的才华正快速的为世人所知”。

黄蒙拉曾与很多世界知名的交响乐团合作,其中包括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贝班格交响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汉堡交响乐团、卢森堡爱乐乐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法国尼斯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日本爱乐乐团、京都爱乐乐团、大阪爱乐乐团、仙台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墨西哥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以及澳门乐团等。

合作过的著名指挥包括尼姆·约菲、谢弗、汤沐海、路易索蒂、道斯贾得、布兰维尔、陈燮阳、张国勇以及吕嘉等。

2006年10月,黄蒙拉应邀参加丹麦菲斯登堡宫为丹麦女皇演奏,其表现得到皇室成员高度称赞。

2007年4月,黄蒙拉于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托尼音乐厅及波士顿乔顿音乐厅举办了美国首演。2007年12月于北京担任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演出嘉宾。

2008年5月于久负盛名的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举行独奏会,成为首位受邀在此音乐节举行独奏会的中国小提琴家。

2009—2010音乐季他参与了更多重要演出,包括台湾的帕格尼尼音乐节,并与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及日本NHK交响乐团分别在中国及日本巡回演出。

2011年,黄蒙拉与另一著名德国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合作,成功地进行了中国巡演。并在同捷克爱乐的巡演中拉开了2011—2012音乐季的序幕。

2012年3月与墨西哥国家交响乐团在墨西哥巡演,2012年7月与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合作,均获得巨大成功。

2013年与德国武腾堡室内乐团和捷克布拉格室内乐团在中国的巡演得到一致的好评。2013年还在日本与意大利展开了一系列演出活动。

黄蒙拉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2011年开始还担任日本 Ishikawa Music Academy 大师班特聘教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