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阮·天高云淡·飞鸟 Clear Sky
2、古筝·不染·骤雨 Unstained
3、古琴·雾里看花·春雨 Look at Flowers in a Fog
4、古筝·贝加尔湖畔·涟漪 Baikal Lake
5、阮·Wonderful Tonight·暖春 Wonderful Tonight
6、古琴·左手指月·观潮 Left Hand Points to The Moon
7、古筝·出水莲·夏夜 The Lotus Emerging from Water
8、三弦·探清水河·市井 The Story of Qingshui River
9、古琴·孔雀东南飞·荒夜 The Peacock Flies to Southeast
10、阮·加州旅馆·纯净版 Hotel California
话简:
Josephson CM7
Neumann U67
SCHOEPS MK4
Royer R121
话简放大器:
CFX-24KGOLD(CUSTOM DESIGN)
NEVE-1073DPA
SONOSAX模拟调音台
模数转换器:
MERGING HAPT
Prism Sound ADA-8YR
线材:
MOGAMI GOLD REFERECE 话简线
TARA LABS 信号线
CARDAS CLEAR SKY 电源线
监听系统:
BAREFOOT MM27
DYNAUDIO C2 IVIh ACCUPHASE AMP
SENNHEISER HD25
中国的《诗经》中有“言之不足,则歌之”的语句,而德国诗人海涅也曾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取名《琴语》,顾名思义即用琴声来表达言语及文字无法触及的情感。张春一老师在选曲阶段建议皆使用大众所最熟悉的旋律进行重新编配,而表现的乐器则是选择了四件极具独奏表现力的中国弹拨乐器“阮·筝·古琴·三弦”所组成。
从制作的角度,这次在软件载体与硬件上都融入了全新的发烧元素与制作概念。由于这是一张由创意起始就明确“发烧”属性的音乐专辑,因此在前期录制及后期制作阶段,我们把每一环节都做到针对发烧友个性的优化,简单概括为“净·直·醇”。
“净”顾名思义,即“干净”“纯净”。在能源上,前期及后期阶段我们延续使用了模拟电路整流的再生电源,使得用电达到绝对“隔离”。同时,在所有的录制用电设备上,对电源线这一环节也进行了特别优化,Cardas、Siltech等发烧电源线在设备中悉数登场应用。为何如此强调线材呢,用于剑兵大师的话来讲,“电子在材料介质中运动,材料的晶粒排列,属性取向与纯度会影响电子的先来后到,而线材的电阻电容电感特性也会影响电信号的频率特征”。因而线材带来的声音特质也纳入了同话筒选择、录制摆位的同等重要的位置。
“直”顾名思义,即“直接”。我们发烧友玩器材时总讲“多个香炉多个鬼”,为了减少话筒拾取的弱信号在传送过程中的损失,我们不仅遵循了“越短越好”的原则,同时在话筒线的选择上也使用了“TaraLabs超时空”系列产品及“Transparent天仙配”信号线,使得话筒拾取的乐器高频顺滑延展而丝毫不尖利,听感轮廓立体有形而不平面,结象清晰而不混乱,这一听感特性在专辑第二首及第四首由古筝演奏的《不染》与《贝加尔湖》及《出水莲》中有着形象体现。
“醇”则指声音的“醇厚”,这一点要着重一提。为使声音能有真实的“醇厚”之感,而非后期加工通过均衡等手段带来的人造“浑厚”感,我们将Neumann U67胆咪进行了特殊磨改,经过多个电子管比对,最后选用了Mullard大盾的EF86电子管,获得了极度模拟与醇厚的体验。开个玩笑,就好比熬制多时的浓汤打开锅盖瞬间所带来的扑面而来的香气,让你的听感瞬间被醇厚丰满的声响所包裹,在阮演奏的《天高云淡》及古琴演奏的《雾里看花》中你将颇有体会。
最后一点可以说是凸显专辑心意的创新,传统民族乐器与大自然野外采集的自然声响浑然天成,聆听来自大自然的无界声响与音乐的律动,在极大与极小的音效中对比声音的起伏与气韵的流转,这里有低音澎湃瞬态极强的滚雷、有毫无听觉压力的鸟鸣、有瞬息万变的风声、有洒落屋顶的雨滴、有市井胡同中的蝉鸣、也有钱塘江无垠的巨浪和西湖山中涓涓的流水,在你家中的发烧系统中重塑一幅全新的声响音画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