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 - 中国动力-潍柴动力70周年庆典音乐会 1946-2016
返回上一页

收藏

曲目

01-SSO-Symphony China Power

03-Red Flag Ode

04-Foreign Famous Songs

05-SSO-E Lucevan le Stella-Tosca

06-SSO-Nessun Dorma

07-SSO-Qilv-Long March

09-SSO-In a Faraway place-1

10-SSO-Play my Favorite PIPA-2

12-On A sunshine Road & Powerful Workers

14-China is Moving Forward with Me

录音手札

Microphones:

DPA 4006AE

SCHOEPS MK4

SCHOEPS MK2

MG

Neumann 183


Mic amplifiers 话筒放大器:

Neve 1073

Millenia hv3d

Prism Sound mmx-4


A/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Prism Sound ADA-8XR

 

DAW 数字音频工作站:

Pro-Tools 11 HDX

 

Monitoring equipment 监听系统:

AKG K271

SENHEISSER HD700

BAREFOOT MM27 Gen2

PMC OB2 & SOVEREIGN單端後級ETERNITY

 

Cables线材:

Power Cable电源线:Siltech Classic Anniversary Series


上海交响乐团 - 中国动力-潍柴动力70周年庆典音乐会 1946-2016

指挥:余隆

演唱:戴玉强、莫华伦、魏松、莱昂纳多·格拉梅尼亚、曹芙嘉、潍柴合唱团

朗诵:温玉娟、林达信

演奏:上海交响乐团


-------------------------------------艺术家简介-------------------------------------


指挥:余隆

余隆是活跃于国际乐坛的最杰出的中国指挥家。现任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上海夏季音乐节艺术总监。自2015-2016音乐季起余隆也将担任香港管弦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余隆是与世界顶尖级交响乐团合作最多的华人指挥家。他与世界各地众多知名交响乐团和歌剧院有着广泛合作,他指挥过的乐团有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汉堡国家歌剧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NDR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东京爱乐乐团和新加坡交响乐团等。

余隆1964年出生于上海的音乐世家,自幼随外祖父、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教授学习音乐。后求学于上海音乐学院和德国柏林高等艺术大学。先后受教于中国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德国歌剧指挥家鲁宾斯坦教授等名师。出色的音乐天赋、优越的教育背景及广博的社会资源为余隆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他能够迅速成长为一位成就卓著的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

余隆的艺术生涯涵盖指挥和艺术管理领域。1992年自德国学成回国后,余隆担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同年,他创办了首届北京新年音乐会,并连续三年担任指挥,开启国内演出新年音乐会之先河。1993年起,余隆连续五年为香港市政局指挥歌剧演出。1998年,余隆发起并创办了北京国际音乐节,担任艺术总监。在他的出色领导下,北京国际音乐节不仅成为中国和亚洲规模最大的音乐节,也跻身于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音乐节之列。在过去若干年间,金秋时节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呈现了由众多著名乐团如柏林爱乐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演出的精彩音乐会以及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和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等带来的歌剧盛典,如《尼伯龙根的指环》、《玫瑰骑士》、《唐豪瑟》、《茶花女》、《纳布科》、《璐璐》和《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

2000年,余隆参与创建了中国爱乐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余隆期望通过与众多世界知名音乐家的合作,使中国爱乐乐团发展成一个全能型职业化乐团,不仅向全世界介绍优秀的中国交响乐作品,也使得中国音乐家对西方音乐各时期及各种风格作品的演奏达到全新水准,并且在不同音乐形式上均有建树。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举行了许多大型作品的中国首演。2002年10月,作为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余隆指挥包括中国爱乐乐团在内的近千名中外音乐家演出了马勒的第八《千人》交响曲,完成了这部宏伟巨作的历史性中国首演。从那时起,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演奏了数百部古典音乐的文献作品,并被誉为中国诠释德奥作品的最权威的指挥家。

2001年9月,余隆率中国爱乐乐团在台湾地区举行了成功的巡回演出。2002年6月,余隆率中国爱乐乐团参加了波多黎各的卡萨尔斯音乐节,随后在圣何塞、洛杉矶等地进行了美国西海岸巡演。同年9月,余隆再次率中国爱乐乐团赴海外巡演,在日本东京、神户、大阪和韩国汉城演出,所到之处均深受欢迎,尤其是在东京三得利音乐厅的音乐会,赢得了包括日本皇室成员在内的两千余名日本听众的热烈喝采,取得了轰动性成功。2003年,余隆的一系列重要指挥活动包括与东京爱乐乐团合作并率该团在中国巡演。同年5月起,他在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与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的同时兼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9月,余隆率领中国爱乐乐团赴欧洲巡演,在著名的巴黎国家歌剧院、华沙国家大剧院和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演出,获得巨大成功。11月至12月间,余隆与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和广州交响乐团一道进行大规模巡演,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卢森堡音乐学院音乐厅、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开罗歌剧院和亚历山大音乐厅演出。

2005年2月至4月,余隆率领中国爱乐乐团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环球世界巡演,历时四十多天,跨越北美和欧洲,不仅在中国乐团出访史上前所未有,在全亚洲交响乐团中亦属罕见。2008年5月7日,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在梵蒂冈城保罗六世礼堂为教宗本笃十六世及八千余名听众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重要文化盛事。英国《卫报》称此次意义非凡的演出为“中梵借音乐外交‘破冰’”。2009年11月,余隆率领上海交响乐团在纽约、洛杉矶、多伦多、圣地亚哥等北美12座城市进行了极为成功的巡演,《纽约时报》在2009年11月9日刊载专文介绍余隆的艺术成就,将余隆誉为“中国的赫伯特·冯·卡拉扬”。2010年3月,余隆率上海交响乐团赴波兰参加第十四届贝多芬音乐节,并在华沙和罗兹两座城市演出,受到各界高度评价。2011年,余隆再次率中国爱乐乐团巡访美国西海岸十数个城市。2012年中国春节期间,余隆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在纽约林肯中心的菲舍尔音乐厅举行了首次中国新年音乐会,使得他的指挥艺术再一次在美国享受盛誉。

2014年7月,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在英国逍遥音乐节演出,演出受到了英国各界的极大好评,获得了轰动性的效应。

余隆作为指挥家以及交响乐团和音乐节的领导者多年来始终大力倡导当代音乐,他领导下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等机构和团体向当今最重要的作曲家委约创作,包括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约翰·威廉姆斯、菲利普·格拉斯、霍华德·肖、郭文景、谭盾、叶小纲、赵季平、赵麟和陈银淑等,并由马友友、朗朗、朱利安·劳埃德-韦伯等当今最优秀的演奏家与中国爱乐乐团担任首演。在2011年,由余隆担任艺术总监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与波士顿歌剧院向作曲家周龙共同委约的歌剧《白蛇传》获得了普利策奖。

余隆指挥的录音包括德意志唱片公司录制发行、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G小调钢琴四重奏(阿诺德·勋伯格配器)和瓦格纳的《唐豪瑟》序曲、中国管弦乐作品集以及由郎朗担任钢琴独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拿索斯公司发行有余隆指挥科恩格尔德的小提琴协奏曲和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2012年,余隆主持的中国爱乐乐团100张CD和10张LP唱片的发行更开创了中国乐团录制鸿篇巨制的先河。2014年夏,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录制了交响乐艺术电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将成为我国第一部该类型的艺术电影。

作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和知名人士,余隆亦把培养年轻音乐家和社会教育工作作为己任,每年他都会发掘和培养一批年轻音乐家与他领导的乐团合作,使年轻音乐家能够在最受瞩目的音乐平台上崭露头角。2007年余隆创办了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2012年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联合创办的乐队学院令众多的年轻音乐家心向往之。

由于把全能艺术家作为追求目标,余隆除却在中国爱乐乐团和北京国际音乐节出品的许多歌剧中担任指挥之外还亲自担任导演,尤其是2004年他导演并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演出的歌剧《卡门》,以及2010年雷哈尔的轻歌剧《风流寡妇》均引起了空前的轰动。

鉴于余隆在推动当今世界古典音乐事业发展和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2002年,德国万宝龙文化基金会向余隆颁发了年度“万宝龙卓越艺术成就奖”;2003年,法国政府特别授予余隆“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意大利政府向余隆颁发了“共和国骑士勋章”。2010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其庆祝建院70周年大会上授予他中央音乐学院荣誉院士称号,以表彰他近十年来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国内艺术大学首次颁发“荣誉院士”称号,余隆成为我国艺术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当年12月15日又被授予“2010年年度中国文化人物”大奖。

2013年,余隆获颁国家级学术机构主办的最高艺术大奖“中华艺文奖”。

2014年,法国政府授予余隆“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余隆现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职务。


戴玉强

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帕瓦罗蒂的亚洲唯一弟子,演唱实力雄厚,演出风格多样。代表作品有《你是这样的人》《我像雪花天上来》《喀什葛尔女郎》《又见西柏坡》等。曾荣获"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表演奖"及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曾与世界多位著名歌唱家合作,成功主演了多部国内外歌剧:《托斯卡》、《图兰朵》、《波西米亚人》、《阿依达》、《茶花女》、《卡门》、《乡村骑士》、《假面舞会》、《我心飞翔》、《太阳雪》、《木兰诗篇》、《西施》、《芦花白、红棉红》和《玉鸟兵站》等。


莫华伦

当今歌剧领域享有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演唱遍及世界各地,曾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罗马歌剧院、澳洲悉尼歌剧院、阿根廷科隆剧院、荷兰国家歌剧院、德国莱比锡歌剧院、皇家丹麦歌剧院、葡萄牙国家圣卡罗剧院、西雅图歌剧院、俄罗斯大剧院、波兰华沙国家大剧院等世界各大著名歌剧院献艺。演唱的歌剧角色超过六十位,其中包括《图兰朵》、《托斯卡》、《卡门》、《假面舞会》、《阿伊达》、《弄臣》、《茶花女》等。他跻身国际乐坛最杰出华裔男高音行列,亦是中国和亚洲活跃的西方歌剧与音乐推广者。2008年,意大利政府授予莫华伦"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法国政府授予他"法国艺术骑士勋章",2011年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表彰其在香港推动歌剧发展的贡献。


魏松

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青年文联副主席、巴黎国际声乐比赛评委、CCTV电视大赛评委等职。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周小燕、王维德、李维渤、杜玛等教授。曾在《西厢记》《图兰多》《托斯卡》《仰天长啸》《乡村骑士》《巴黎的火炬》《茶花女》《奥涅金》《楚霸王》《卡门》《雷雨》《蝴蝶夫人》等中外歌剧中担纲男主角。多次赴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朝鲜、印尼、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举办独唱音乐会。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新年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内重要庆典及文艺栏目的演出。


曹芙嘉

1982年12月20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女歌手。

2007年发行首张个人翻唱专辑《军歌红》。2008年参加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流行组银奖。2010年获得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九届声乐大赛”文华奖金奖。2011年发行专辑《美丽》。2012年获得CCTV-MTV音乐盛典“内地最受欢迎潜力歌手奖”。


温玉娟

1959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现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专业技术三级),兼任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等职,多年来一直担任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执行委员会委员。


林达信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五届理事。其从事话剧、影视表演20多年来,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造诣,在全军、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主演的电影《女人的力量》(饰周鲁生)获1985年国家政府奖,《井》(饰童少山)获1987年国家政府奖、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还主演了电影《响马县长》(饰文师爷)、《杨贵妃》(饰太子李亨)等作品。


点击下方图标 免费线上聆听
更多

交响乐《中国动力》

红旗颂

外国名曲联唱:《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因为》《负心人》《登山缆车》

《我的太阳》

《星光灿烂》选自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演唱《七律·长征》

《在那遥远的地方》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阳光路上》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中国前进中有我》


-------------------------------------作曲家简介-------------------------------------


吕其明

安徽无为人,1930年5月出生。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的峰火中为国捐躯。10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55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年,历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创作了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的音乐,还有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成为中国乐坛的风云人物。2011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王洛宾(1913-1996)

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人,出生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2]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1988年9月,王洛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贾科莫·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意大利的歌剧作曲家,著名的作品有《波希米亚人》、《托斯卡》与《蝴蝶夫人》等歌剧,也是世界上最常演出的歌剧之一[1][2]。这些歌剧当中的一些歌曲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一部份,其中包括了《贾尼·斯基基》的《亲爱的爸爸》与《图兰朵(图兰朵特)》中的《公主彻夜未眠》在内。


--------------------------------------作品简介--------------------------------------


《红旗颂》

红旗颂是由中国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重归苏莲托》

《重归苏莲托》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歌曲。它由G·第·库尔蒂斯作词,由埃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作曲。词、曲作者是兄弟俩,哥哥作词,弟弟谱曲。

《重归苏莲托》是一首橘园工人歌唱故乡,抒发个人情怀的爱情歌曲。歌词中写出了海,写出了柑橘,既有视觉形象,又写出了家乡的美。由于歌中并没有点明远离故乡的爱人是男还是女?所以这首优美的、表现纯洁爱情的歌曲对男女都适合。它优美的旋律配上精美的歌词使这首歌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超越了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桑塔露琪亚》

《桑塔露琪亚》是一支威尼斯船歌民歌。在意大利统一过程中,1849年特奥多罗·科特劳把它从那不勒斯语翻译成意大利,当作一首船歌出版。它是第一首被翻译为意大利语的那不勒斯歌曲。科特劳本人常被说成是该歌曲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名出生于法国的作曲家和歌曲收集家。

《桑塔·露琪亚》歌词描述那不勒斯湾里桑塔露琪娅区优美的风景,它的词意是说一名船夫请客人搭他的船出去兜一圈,尤其是在傍晚的凉风之中。


托斯卡

作于1900年,同年在罗马首演。剧本由贾可萨和伊利卡根据萨尔多的戏剧改编。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注意音乐的感情渲染和戏剧性效果,全剧始终强调声乐的重要性,有许多精彩唱段。例如第二幕托斯卡的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情。第三幕卡瓦拉多西的咏叹调,星光灿烂。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很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图兰朵》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夫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朵”。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借此指责图兰朵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蒙古语为“恋人或者太平的意思””。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1994年,王洛宾凭借该曲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

歌曲的初稿叫《草原情歌》。后来歌唱家赵启海从重庆来到西宁,王洛宾和他四处游玩,赵启海临走时,王洛宾把自己改编、创作的几首新疆民歌交给了他,并把《草原情歌》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于1956 年,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故事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枣庄临山一带的铁道游击队的战斗生活。曲作者运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音调创作了这首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歌,表现了游击队员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全国传唱几十年而不衰。


《我们工人有力量》

歌曲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表现工人们为支援全国解放而紧张劳动的战斗生活,塑造了获得解放的中国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歌曲采用二部性的结构,前一个段落以坚定有力的切分节奏、一唱众和的豪迈音调和连续上行模进的乐句,刻画工人阶级沉着坚毅的性格,表现他们改造世界的雄传气魄;后一个段落节奏紧凑,出现了欢快的劳动呼号,并以反复多次的短小乐汇,把歌曲推向最高潮,形象地描绘了工人阶级忘我劳动的热烈场面。





更多